在滁州府,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。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,昌国卫副千户吴桢的祖居,竟会如此破败。 随着春节临近,街坊们也都积极地走动了起来。 吴桢这些年来很少回家,多亏了邻里乡亲的照料,一家老小才得以安好。 他一回来,便带着众多米面油肉,分送给了邻居们。 大明的风气非常纯朴,邻居们收下礼物后,也都回赠了鸡蛋。 他的老母亲坐在门口,与邻居们闲聊着。 尽管儿子并非特别杰出,但在老人家心中,也已经足够自己炫耀的了。 保卫家园,抵御盗匪,这正是老人家心中英雄的形象! 邻居们对吴家也都充满了敬意。 自从吴千户回了滁州,他家门前便越发热闹了,前来拜访的邻居更是络绎不绝。 就在这时,一匹快马从前方急速奔来。 路旁的乡亲们,全都好奇地看着那位风尘仆仆的骑士。 看他那方向,似是朝老吴家去的! 于是,不少村民拍去身上的灰尘后,朝老吴家走了过去。 “圣旨到!昌国卫副千户吴桢接旨!” 吴桢听到外面的喊话声,突然一惊,直接愣在了原地! “不会是真的吧?” “难道……那朱郎君真有这么神?” 吴桢此刻正在厨房里帮妻子备菜。 厨房外,一对儿女正在嬉戏,一切都显得如此温馨。 当传旨的军户声,突然在门外响起时,吴副千户手中刚洗好的白菜,便摔了一地。 妻子张氏抱怨道。 “这洗好的白菜你扔地上作甚?天气这么冷,又要重洗了!” 但话音刚落,她就突然呆住了,顿时面如土色。 “老吴,你是不是在东南闯了祸才逃回来的?” 她清晰地听到了‘圣旨’两个字,心想以老吴的能耐,怎么可能让皇帝亲自颁布圣旨? 这根本不可能啊! 而且,为何偏偏今年军中允许他回来过年?前几年为何不行? 张氏虽是女子,但眼前的情况实在令人费解,她的眼眶立刻便泛红了。 “老吴,你到底做了什么错事,我们去自首吧,可不能连累了两个孩子啊!” 吴桢闻言,不胜其烦,怒斥道。 “你一个妇道人家,知道什么!” “行了,别瞎忙了,快随我出去接旨吧!” 很快,吴桢便带着妻子张氏和两个孩子走了出去。 此时,老母亲已经跪在了地上。 吴桢出来后,也带着家眷在老母亲身后恭敬地跪下。 那传旨的军户见人已到齐,便揭开圣旨,宣读了起来。 “奉天承运,皇帝敕曰。” 敕! 听到这个字,吴桢激动得全身颤抖! 大明的圣旨有几种格式,若是公告天下,则称“诏”。 若是封赏高级官员,则称为“制”。 若是封赏低级人员,则称为“敕”。 除此之外,若只是宣布某事,则称为“谕”。 这是封赏啊! 吴桢此刻只觉得头晕目眩,眼睛瞪得老大。 那朱郎君真的只用一句话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? 嘶! “鉴于昌国卫吴桢见识卓越,采纳建议后,朕以为,你可以世袭千户,即日起,便提升为正千户,世袭军职,当竭力为国效力。” “待到年关过后,前往京师,朕另有他计。” 军户宣读完圣旨后,见吴桢一直呆愣在原地,便又开口道。 “吴千户,接旨啊,你在发什么呆?” 吴桢被圣旨的内容,震惊得不知所措。 因为圣旨中提到,说是采纳了建议。 而若是将这圣旨的内容稍作改动,那便和朱小宝在信国公府跟吴桢说的原话无二了! 嘶! 吴桢急忙起身接旨。 “多谢军爷,中午就在这里简单吃点吧!” 那军户笑着摇头。 “不用了,我还得赶回去复命,恭喜吴千户了。” 吴桢点头致意。 随后,那名骑士穿过拥挤的人群,跨上马匹,迅速消失在了人海之中。 此时,吴家内外已经挤满了人,在场的邻居乡亲们,立刻喧闹了起来。 “啧啧!老吴家真是走大运了啊!” “可不是嘛?” 一个拄拐杖的老婆婆瞪大了眼睛,震惊道。 “那可是圣旨啊!是许多人一生都无缘一见的圣旨!” “圣旨说的是什么?” “你连这都听不出来?” 那拄拐杖的老婆婆笑眯眯地道。 “吴大郎可以世袭了!军户世袭啊!真是了不起呐!” 院子里的人,越来越多。 张氏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,鼻子一酸,道。 “老吴,你升职了呀!还是正千户呐!还能世袭呐!” 吴桢也乐的不行,使劲点头,兴奋地道。 “是啊!” 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,张氏走向婆婆,紧握她的手,激动得难以自己。 “阿婆!” 吴母此时也欣喜若狂,轻拍她的手道。 “好!好啊!好极了!” 深吸一口气后,吴母笑着看向四周的邻居,大声道。 “只要是还活着的,都来帮忙,我们老吴家请你们吃席!” 闻言,人们立刻骚动起来,兴奋得难以言表! 各个眼中都充满了羡慕嫉妒,眼红的像兔子一般。 “太好了!” “我回家杀只鸡!” “我回去提只大鹅来。” “我也回去宰只鸭。” 徽州府的风气纯朴,很少有人会占便宜,都拿出自家的东西来帮忙,整个邻里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。 吴家的两个小家伙完全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害怕地躲在吴桢和张氏的身后。 “爹,娘,发生了什么事啊?” 吴桢轻拍老二的头,笑着道。 “没什么,我们家要请客吃饭了。” 他看着张氏。 “你先去忙,我想会儿事情,稍后就来帮忙。” “好!” 张氏高兴地带着孩子们进了厨房。 吴桢独自回到房间,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,随之浮现的,是一丝疑惑。 如果他没猜错的话,这道圣旨并非来自皇帝,而是出自老国公府上的那位年轻公子! 吴桢原以为他只是在吹嘘! 尽管那年轻人身上散发的气场不容忽视,但吴桢不相信他还能影响到皇帝的决策! 可这一幕,却真真实实的发生了! 洪武皇帝是一位绝对威严的君主,能影响他决策的人,究竟是何身份? 此外,朱小宝让自己先留在滁州府,不必急于前往昌国卫上任,这是否意味着他还有其他事务要交代? 年节过后,洪武皇帝命我前往应天待命,又待的是何命? 这事,恐怕不是一封圣旨所能阐明的。 他隐约感到自己的命运,已经在与朱小宝会面的那日,彻底改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