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支书挺直腰板,目光坦诚地直视梁村长,毫无保留地说道:“梁村长,我们村的辰溪刚提了个主意,想从你们双田村请些人手过来,帮我们搞搞建设。

    别的不敢打包票,管饱饭这点,我们李家庄绝对没问题。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微微前倾,双手摊开,仿佛在展示自家的底气。

    梁村长听闻,眼神瞬间锐利起来,迫不及待地追问道:“李支书,那你们具体打算请多少人过去呢?”他心里暗自盘算,公社那边已经抽调了二十人,村里的农田还等着人去耕种打理,后续还有一系列生产任务,实在不能再抽调太多人手了。不过,对于老支书抛出的这个橄榄枝,他心里着实有些心动。

    如今这艰难时期,能有个包饭的活儿,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,村民们才有活下去的希望。至于额外的报酬,他根本不敢多想。

    老支书微微皱眉,陷入短暂的思索,随后反问道:“梁村长,依你看,你们村能抽出多少人来支援我们呢?”他心里明白,虽说只是修建一座小型水库,但工程繁杂,需要大量人手。

    再加上村里当下诸多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,处处都缺人力。若条件允许,他恨不得把修水库的活儿都外包出去,这样村里的壮劳力就能腾出手来,去做些更轻松、收益更高的活儿。

    梁村长一听老支书这话,心中一惊,看来李家庄的需求不小啊。他稍作思忖,谨慎地说道:“要是不硬性要求必须是男劳力,我们双田村能凑出四五十个干活的好手。要是把妇女也算上,人数还能再多些。”

    他在心里默默过滤了一遍,那些老弱病残的村民,实在不好意思提。

    毕竟,把这些缺乏劳动力的人派过去,那不是给人家添乱嘛。、他深知,这次合作是双田村与李家庄建立友好关系的开端,务必要挑选出村里最能干、最靠谱的人,否则,一旦搞砸了,可就再难有下一次合作的机会了。

    老支书听完梁村长的答复,微微点头,说道:“四五十人,数量上是少了些,不过也勉强能接受。”

    恰在此时,一阵“咕咕”声从梁村长的肚子里传来,那声音在安静的氛围中格外突兀。梁村长瞬间涨红了脸,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,但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长期以来,他都在饥饿边缘挣扎,如今面对眼前热气腾腾的大面馒头、香气四溢的炒菜,甚至还能瞧见菜里零星的肉碎,那油花闪烁,散发着诱人的光泽,他实在难以克制食欲。

    老支书敏锐地察觉到梁村长的窘迫,连忙笑着打圆场:“正好,我也感觉肚子有点饿了。咱们边吃边聊,不耽误事儿。”说着,他拿起桌上的莲花白酒,动作娴熟地给每人都倒了一杯。

    这莲花白酒,在四九城地区可是历史悠久、声名远扬的著名佳酿。其酒性温和,香气扑鼻,素有高级滋补酒的美誉。据说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。近人徐珂编纂的《清稗类钞》中曾有记载。

    到了清代,莲花白酒的酿造更是选用万寿山昆明湖所产的白莲花蕊,其配制方法堪称封建王朝的御用秘方。

    直到1790年,京都的商人机缘巧合之下,获得了这御制秘方,经由京西海淀镇仁和酒店精心酿制,这绝世佳酿才得以流入民间,供百姓品尝。

    梁村长端起酒杯,轻轻抿了一口,顿时眼睛一亮,情不自禁地赞叹道:“好酒!”

    这口感与他以往喝的散装白酒简直天壤之别。散装白酒入口辛辣刺激,而这莲花白酒则绵柔顺滑,酒液顺着喉咙缓缓而下,如同一股暖流,瞬间温暖了全身。然而,想到日后恐怕再难有机会品尝如此美酒,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苦涩。

    古人云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,此刻他算是深刻体会到了。

    老支书看着梁村长陶醉的神情,豪爽地说道:“既然觉得是好酒,那就多喝点,千万别客气。”

    梁村长带来的三个村民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桌上的美食与美酒,喉咙里不断吞咽着口水。但他们见村长还未动筷,都不敢贸然行动,只能眼巴巴地看着,内心的渴望愈发强烈。

    终于,梁村长拿起筷子,开始享用美食。三个村民见状,也立刻拿起大面馒头,狼吞虎咽起来。他们每人手中握着一个馒头,两三口就消灭一个,腮帮子快速蠕动,仿佛饿了许久的野狼。

    老支书看着这一幕,心中暗自感慨:若不是李辰溪为李家庄带来诸多机遇与帮助,恐怕自家村子也会像双田村这般,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。

    梁村长吃东西时,相较三个村民,显得斯文许多,但进食速度却丝毫不慢。他小口咬着馒头,就着炒菜,有条不紊地吃着,偶尔也会端起酒杯,浅酌一口莲花白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