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开始看到这篇日记的时候,贺时年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。
也根本不可能联想到,日记中提到的情感,不后悔等字眼指的竟然是罗法森。
更不可能想到,里面提到的取舍问题,舍弃的也是罗法森。
贺时年真正将罗法森,高令军,以及柳成刚联系起来。
是高令军死后,柳成刚案件告破,贺时年去柳竹家吃饭那天。
那天柳母,也就是秦淑萍。
在柳成刚的案子告破后,她眼里更多的不是释然。
而是惆怅,甚至隐藏着一丝悲恸情绪。
当时的贺时年觉得奇怪,心想或许是因为柳成刚死的不公。
秦淑萍才有这种情绪。
后来贺时年回忆了第一次去坝东小学的集资房。
第一次见到秦淑萍时候的情境。
秦淑萍说:“老柳这个人太过刚正,得罪了不少人······是我对不住老柳,害了他。”
说完这句话,秦淑萍哭了。
贺时年当时觉得这是秦淑萍的自责。
并未太在意。
后来,贺时年又多次看了柳成刚日记的内容,联想了这些细节。
发现,类似的不长的日记篇幅柳成刚写了不少。
似乎心里一直有亏欠。
嘴上说着不后悔,其实心里或许是后悔的。
后悔什么,亏欠什么?
又对谁后悔和亏欠。
后来,贺时年无意中知道,原来秦淑萍和罗法森本是一对情侣。
两人高中的时候就在一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