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人,内心都是有期待,因为三个人都是刚从大唐来的。他们虽说年龄不同,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饱学之士,都是极有才华的。

    史上,这三人都当过宰相。

    有宰执天下的能力。

    杜启说道:“在本王麾下,除六部五寺一台一监外,再设立内阁。这内阁眼下仅仅是作为本王的幕僚顾问,随时替本王参谋军、政大事。你们三人,皆为内阁成员,以上官仪为首。”

    上官仪闻言,脸上神情略微惊讶。他曾经预想过,自己的官职是什么,上官仪怎么都没有想到,他会成为内阁之首。因为此前杜启和上官仪、柳正希等人商议后,实际上已经说了内阁未来的规划,这是要位列六部之上的。

    即便如今的内阁,仅仅是作为杜启的顾问,参谋军政,但将来却是可期的。上官仪当然不会天真的认为,如今进入内阁,将来直接就会成为内阁之首。

    这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他如今在内阁积累资历,到了一定的年身,立下功勋后肯定外放为官,再转而又进入内阁。没有一定的履历,不可能直接成为内阁之首。要知道内阁首辅,在将来相当于宰相的存在。

    上官仪的脑中所想很多,实际上不过刹那功夫的事情,他郑重道:“臣遵旨!”

    马周和来济也道:“臣遵旨。”

    两人脸上,都露出笑容。

    虽说他们眼下,没有官职在身上,没有品阶,可作为天子近臣,这是最接近权力中枢的地方,看似没有权势,实际上权势很大,而且升迁速度必定快。

    两人自是没有半点怨言。

    更再无忐忑。

    杜启把文官这一块全部安排妥当后,便看向薛仁贵、马远、萧元奇等人。文官得到了提拔,武将这里,自然是要有相应的提拔。

    杜启沉声道:“军中的军制,依照大唐如今施行的制度,最高一级为大将军,下设将军、中郎将、左右郎将、以及校尉、队正、伙长。我们眼下只设立常备军,暂时不设府军。随着我们疆域的扩大,再设立府军不迟。因为当下,只需要常备军足矣。

    顿了顿,杜启继续道:“薛仁贵、马远、萧元奇,为将军职,朱有田、左先锋中郎将职,其余军中将领,按照品阶逐级划定,呈报给我后确定。”

    “臣遵命!”

    薛仁贵、马远等人齐齐回答。

    对他们来说,杜启说什么那就是什么,他们没有异议。

    上官仪忽然道:“大王,臣有一问。”

    杜启道:“说吧。”

    上官仪正色道:“按照大唐的军制,常备军中,有左右卫、左右骁卫、左右武卫、左右威卫、左右金吾卫、左右领军卫、左右监门卫、左右千牛卫,节制天下军马。如今大王麾下,难道不进行划分吗?”

    杜启摇了摇头,说道:“这样的划分过于复杂,就简单安排,按照一二三四五进行划分。薛仁贵麾下的军队,为第一军;萧元奇麾下的军队,为第二军;马远麾下的军队,为第三军。如果以后军队再扩建,便以此类推,不在单独命名。简单好记,不至于过于复杂。”